客服热线:151-0330-0858

活塞环为什么要上防锈油?

  金属受周围介质(如潮湿空气、水、汗和灰尘等)的化学及电化学作用后,在其表面出现棕黄色或棕红色的斑迹,这种现象俗称生锈。钢中含有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组织是不均匀的,它们在电解质中的电解电位不同,在水膜存在时,各相间产生了电位差,构成了微电池,产生锈蚀。

  而活塞环铸铁组织中含有珠光体和石墨,还含有少量铁素体及夹杂物,石墨的电板电位高,构成阴极,铁素体的电极电位低,构成阳极,其间的电位差较钢中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的电位差大,故较钢更容易锈蚀。

  活塞环工序间防锈

  我们应该用积极防锈的方法去保护金属,而不应该待金属生锈以后才去除锈,因为金属生锈以后除锈再仔细,也会留下痕迹,而遗憾的是行业内一些厂都忽略了加工过程中的防锈工作,当相对湿度较低的季节且活塞环的加工周期较短,环的锈蚀是可以避免的。

  而加工周期较长的不穿磨侧面的镀铬环或其他环加工过程中管理不善,特别是梅雨季节,极易发生锈蚀,刚开始时金属表面发暗,轻锈呈暗灰色,进一步发展成褐色或黄色,严重的呈棕色或褐色疤痕或锈坑。活塞环是一种精密产品,轻微锈蚀的活塞环给磷化工序带来了麻烦,严重锈蚀的将使活塞环丧失精度与光洁度,导致了活塞环降级甚至报废。

  因此环侧面磨削成品后应该建立工序间防锈,从使用方便、安全和经济上考虑,可使用防锈水,即磨削成品经烘干去油或化学去油后浸入室温下亚硝酸钠10-20%、碳酸钠0.5-0.8%、PH9-10的水溶液中(防锈期为0.5-1个月)。

  活塞环磷化和封存包装

  中温磷化

  行业内大多数厂采用中温磷化来提高活塞环的抗锈蚀能力,磷化膜与环的基体金属结合得十分牢靠,它的微孔作用,能促使肥皂液和锭子油的浸润,磷化膜还有润滑性能,改善活塞环的初期磨合性能。

  活塞环磷化前须进行严格的表面处理,否则将影响磷化的效果。而磷化前的活塞环表面附着物、油溶性污染物以及铁锈、钝化层和其他牢固的附着在活塞环表面的难溶物质给表面预处理带来了困难。油溶性污染物包括镀铬环镀后外圆磨、成型磨的乳化油冷却液,磷化环各个加工工序沾污的润滑油机械油,这类污物可选用碱性清洗液或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液。

  而活塞环表面附着物也非常复杂,有铸铁切屑、砂轮的磨料、珩磨的磨料以及灰尘,这些污物在清洗工艺中需要借用物理方法使它们从表面除去,因此要加强冲刷、抖动。鉴于活塞环表面磷化前的实况,应该采用二种清洗液的联合清洗或同一种清洗剂的两槽清洗。

  酸洗

  酸洗可以除去表面的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组成的锈蚀产物。常用的有盐酸和硫酸,前者的优点是不需要加温,对基体金属不易发生腐蚀现象,浸蚀后能产生一种既白又光亮的表面,但盐酸对镀铬环的浸蚀是不适宜的,因为铬层能溶于盐酸和热的浓硫酸,硫酸的浸蚀需要提高温度,而浓度并不高,因而对镀铬环的浸蚀是适宜的,但是它使得活塞环表面残渣增加,需进行清除残渣工序及加强漂洗。为了防止和减少除锈过程中基体金属的腐蚀,无论用盐酸还是硫酸,都应添加合适的缓蚀剂。浸蚀后应进行中和处理以提高磷化膜的致密性和耐蚀性。

  磷化后为提高磷化膜防锈蚀及减磨性能,必须采取后处理措施:铬酸盐钝化&MDash;—烘干——除油,虽然能满足1-2年封存期的要求,但活塞环行业内采取这样的后处理工艺是不现实的,采用30-50克/升肥皂液的填充处理是可行的。

  涂油

  在涂油工艺上,一些厂用的防锈脂,即在工业凡士林中引入了石油硫磺酸钡等防锈添加剂,其在常温下为膏状,因而以热涂方式施用,在冬天室温低的时候,适当添加20号机油以利于涂油后包装。这种防锈脂的操作环境恶劣,油品耗用大,采用冷涂置换型防锈油,油膜薄且透明,可以克服防锈脂的上述缺点,又可以达到较长的封存期。

  包装

  在确保标准规定的一年防锈期的前提下,为延长活塞环的防锈期,可采用亚硝酸钠-苯甲酸钠防锈纸单环内包装,一组环用聚乙烯塑料薄膜热合封口包装,再用纸盒做外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