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1-0330-0858

模锻件锻造常见缺陷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模锻件在锻造过程中因操作、模具和设备等因素,所产生的缺陷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接着上次没讲完的讲一下其余常见缺陷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翘曲:锻件中心线和分模面有弯曲偏差。产生翘曲是因为锻件从模膛中撬起变形,锻件切边变形。

  预防措施:切边模须保持与终锻模膛配套协调,间隙合。

  残留飞边:切边后锻件分模面处有残余毛刺。切边模与终锻模膛形状、尺寸不相符,切边凹模磨损或锻件切边末放正。

  预防措施:切边模的加工制造与终锻模应一致,有合适间隙及时修理凹模刃口,保持锋利注意操作方法,锻件在凹模放置正确。

  锻造折纹(或折叠):锻件局部有折纹(折叠)。是由于制坯模膛设计不当,操作欠佳,制坯时锤击轻重无规律,终锻前的坯料不符要求。

  预防措施:正确设计技长、滚压、弯曲和预锻等模膛,避免终锻时金属在模膛内产生对流或折纹。制坯操作得当,避免坯料发生过分弯曲,并使坯料符合要求的体积、断面尺寸和轮廓形状,达到终锻时金属充满模膛流动情况,避免在锻件上形成折纹等缺陷。

  压伤:锻件局部被压损伤。压伤是因为坯料未放正或锤击中跳出模膛连击压环,设备有毛病,操作中单击时发生连击现象。

  预防措施:注意操作,并要求与设备动作合拍,调整修复设备,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控制不灵。

  酸洗过度:酸洗过度的锻件,表面呈麻点状。酸洗过度是因为酸洗液浓度超过配制不合理,酸洗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酸洗液浓度,制订正确工艺规程,按时取出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