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其实不算是一个新的话题,其实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引起广泛关注。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各种科幻电影、小说中的机器人和超级计算机,都是人们对人工智能形态的一种憧憬。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服务机器人、手机语音助手、云计算均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在很多方面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那么,人工智能究竟是怎样一路发展过来的,看看下面十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就了解了。
神经网络的诞生
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s)这个名词在1943年被提出,对于人工智能发展方向起到了重大作用。WarrenMcCulloch和WalterPitts两位科学家提出这个概念,让人们了解到计算机可以如人类大脑一样进行“深度学习”;而如今,几乎所有的AI算法均可实现一定的逻辑、学习能力,也印证了神经网络的概念。
AI的名字
神经网络概念提出之后,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才真正诞生。1955年8月31日,JohnMcCarthy、MarvinMinsky、NathanielRochester和ClaudeShannon四位计算机科学家、认知科学家正式提出“AI”概念,其中JohnMcCarthy更是被后人尊为“人工智能之父”。
“Backprop”的到来
1969年,“Backprop”(反向传播算法)被提出,成为机器学习史上重要的算法之一,并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主流。这种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映射、非线性化,具有很强的函数复现能力,可以更好地训练人工智能。
语音助手兴起
说到苹果Siri、亚马逊Alexa等语音助手,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但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学院便开发出了一个计算机心理治疗师“ELIZA”,能够与人类进行对话,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用户的认可。
“奇点理论”
这里所说的奇点理论并非是广义上的,而是VernorSteffenVinge在1993年其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推广的理念。简单来说,作为硬科幻作家的Vinge认为机器人和AI会在某天超越人类,甚至终结人类社会,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奇点”。而支持Vinge说法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著名的“钢铁侠”ElonMusk。
自动驾驶汽车到来
1986年,德国联邦国防军大学便开发出一辆配备摄像头、智能传感器的自动驾驶汽车,虽然笨重但已经可以在街道上行驶。而如今,几乎所有科技和汽车厂商均将自动驾驶技术视作汽车工业的下一次革命,不论是谷歌、苹果还是福特。
超级人工智能计算机
1997年是人工智能大丰收的一年,IBM的深蓝超级计算机战胜世界国际象棋冠军GarryKasparov,让人们见识到了AI的威力。
AI继续战胜人类
继深蓝之后,IBM的AI超级计算机沃森,在著名的智力竞赛节目“Jeopardy!”中战胜人类获得冠军,累计奖金达100万美元(人类选手仅为30万),再一次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AI比人脑更快、更聪明。
AI居然也是“猫奴”?
2012年6月,谷歌研究员JeffDean和AndrewNg尝试训练一个由1.6万个处理器组成的巨大神经网络、从1000万个未标记图像中找出关联内容。结果,该AI非常喜欢猫科动物,能够自主标注出相关图片内容,似乎AI和人类一样,都会对可爱的猫咪产生兴趣。
再次战胜棋类冠军
继IBM深蓝之后,谷歌研发的AIAlphaGo,在2016年3月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在石,这场对弈吸引了全球6000万人观看。2017年,升级版AlphaGo对战新晋世界围棋等级分第一的柯洁,再次获胜,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威胁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