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1-0330-0858

全铝车身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全铝车身揭秘

    俗话说:“加一匹马力,不如减一斤重量”,想要车跑得更快,除了在动力系统上做手脚,车身的减重工作也是必需的,也正因如此,很多豪车都开始运用全铝作为车身材料,据厂家宣称:“全铝材料不仅重量更轻,强度还大幅优于传统的钢材”。但实际效果真的像厂家说的那样神乎其神吗?

    其实全铝车身并不是啥新鲜物,我们把视线转向刚刚结束二战的1948年,英国著名越野车生产商——路虎的首台原型车就采用了铝材作为车身材料,但当时并非追求极致的轻量化,而是钢材在当时非常稀缺,路虎只能使用制造喷火战斗机的铝材作为制造车身的原材料。除了路虎,追求性能的捷豹也是钟爱铝制车身的品牌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捷豹的概念跑车——KX120在最初的概念车型上就使用了全铝作为车身材料。

    来到21世纪,各大品牌对铝制车身的追求也达到了顶峰,从奥迪A8到捷豹XJ,从路虎新款揽胜到奔驰新款S级,全铝一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部车的定位与定价,似乎铝的用量越多,一部车就越豪华、越轻量、越高档、越省油。

    把话说回来,难道铝就真的这么神奇吗?以奥迪的“ASF”全铝车身为例,这项技术真正运用在量产车上还要追溯到1993年的奥迪A8,当时的全铝车体结构是将铝和钢两种材料融为一体,和单纯使用钢结构的奥迪A8相比,采用“ASF”全铝框架的奥迪A8在不安装四个车门的情况下,车体重量仅为220Kg,而强度却提高了60%之多,在当时的豪车领域也是绝无仅有的,因为“ASF”全铝框架的加入,也让奥迪A8在当时拥有了同级别最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与最高的抗扭转刚性。

    使用全铝的不仅有轿车,路虎全新一代揽胜也使用了全铝框架,但从车体结构来看,使用全铝框架的新一代揽胜,相比同等强度使用钢结构的车身就要轻了足足180Kg,而在安装所有零件后,整车减重将高达420Kg,这几乎是五名成年人的体重,试想一下,如果车辆的动力总成完全一致,铝制车身势必会带来更优异的加速性、更强的操控性、更高的燃油经济性。

    除了采用全铝框架,很多品牌还会在车门、引擎罩、车顶、后备箱盖等车身覆盖件上使用铝材,这样做的优点不仅可以降低车身重量,还能更好平衡制造与研发成本,比如奔驰E级、沃尔沃XC60、奥迪Q5等等。很多性能车也会使用铝合金下摆臂,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悬架簧下质量,从而带来更高的响应,以提高车辆的动态操控能力。